距离
展会
●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Home > 中文简体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中医药行业需要“中医+”思维
作者:zhongyiyao  发布时间:2019-11-27 18:26

近年来,“互联网+”思维模式及其驱动市场的运作形式、促进传统行业的方法策略逐步成为人们热衷研讨、积极参与、乐于实践的主流创新创业方式。如今,这一风潮也慢慢向中医药行业靠拢、接轨乃至融合。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医药领域相关工作的经验心得提出了“中医+”思维,旨在为促进中医药进一步回归本色、夯实基础提供思路方法,希望藉此为中医药行业、学科的实力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为何中医药需“+”

  综观中医药行业现状,时代进步和学科改革尽管促进了不同领域的深入研究,产生了一批知识理论、临床科研的成果。但事实上,业界许多前辈大家及青年学者对现今行业的发展持不甚乐观的态度。在笔者看来,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中医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科研创新等领域存在的三个问题息息相关。

   ★知识碎片化中医药工作者理当具备相对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尽量广泛地涉猎中医药相关知识内容。但现今的中医药行业,却屡屡出现了研究、教育上的怪现象——能够进行中医诊断教学的一些老师居然不能担纲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一些学者对中医经典的教学及研究只能担纲《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中的一门,却没有能力涉足多门;还有方剂教学者中药功底差,或中药研究者对方剂一窍不通、理论研究者不能以临床举证或临床工作者不能以理论阐发等。凡此种种,均凸显了学科分化背景下中医从业人员的知识碎片化现象,这显然是违背医学要求、逆反中医学理念的学科怪现象。

   ★过度专业化专业本无可厚非,但专长理应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完整系统上而各有所长,并非为了专业、专长而人为地缩窄个人的认知领域、知识获取渠道、思维行为方式。这一人为地降低要求的做法或许能使个人专业领域见地、理解乃至研究见长,但绝不利于个人学术乃至整个学科专业的良性发展。

  历史上的中医先贤已然以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他们能以某一方面专长而闻名历史,但不仅仅是因为专门研究诊断、外科、方剂、中药而成为专家,均是在深厚系统知识理论背景下触类旁通、由博返约的就某一领域专门阐发而成名成家。当今中医药行业,未有理论知识基础而先行人为地为个人圈定界限,涌现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却越发少见甚或难见在学科里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大医。

   ★过分的西化思维在中医药研究领域,适当地引用现代科研方法、思维模式,对中医药经典理论、思维模式、方剂药物展开科学研究是可行的,也是现代中医药研究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但令笔者担忧的恰恰是无论中医药学何专业、何门类均热衷以过分的西方思维模式展开探讨研究,便过犹不及甚至南辕北辙、邯郸学步了。整个中医学行业,无论从事医史文献、各家学说还是医学经典的学者,不少人乐于以现代生物医学科研手段、数据统计、公式定理来包装所学,几乎西医学所依托的自然科学研究方式方法均成为中医中药的主要甚至是全部研究手段。

   何谓“中医+”思维

  中医药学本身便是基于整体观念这一理念而形成的一门学科,许多时候对于该学科的研究不得不整体考量、全面把握才有利于学科研究和学术发展。基于前述现阶段中医药领域中目能所及的三种主要弊象,笔者提出“中医+”思维,旨在能使中医学回归本色而夯实学科基础。

   “中医+”思维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中医药学科内部+”,意即整合中医药领域的内部学科,在原有分科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内部交叉乃至进行必要融合;二是“中医药学+X”,意即实现中医药学与其他学科的多学科交叉,从真正意义上打破学科的传统壁垒,跳出圈子、转换视角来多方位促进中医药学发展创新。略述如下:

   1.中医药学科内部“+”

  中医药学分科日久,本源自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以及教育教学需要。但在这一分科情形下却导致诸多从业人员降低自身要求而使个人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呈现碎片化,个人的学术研究也呈现过度专业化的偏隘。据此,笔者拟从教育教学入手,先实现中医药学科内部的整合。

  首先教学上要求一线教师起码以“A+B”的形式展开授课,其中学术骨干甚至要做到以“A+B+C”的形式授课,其意思是中医药学教育工作者起码承担两门以上不同中医药科目的教学工作,即以“A”课程为主要教学任务的教师同时要担纲部分“B”甚至是“C”课程的教授任务。如:原本只教授《黄帝内经》的教师可以再加上一门经典如《伤寒》或《金匮》的教学;原本教授方剂的教师可以适当地与中药教师交流协作完成两门课的教学工作;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工作可适当结合等。这一做法从根本入手以教学相长的形式使教育工作者首先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完整化,进而逐步避免其知识碎片化和过度专业化。其次,在这一举措影响下,中医药教育者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主要研究者,也因为对整个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化、完整化而具备相对更为成熟、正确的中医药学认识和宏观把握,并进一步激发出更能突显中医药理念思维特色的科学研究及创新的新思路、新途径。

   2.中医药学+X

  中医药学想要进一步在应对复杂医学问题上凸显优势、在学科发展推广中乘风破浪,势必需要进行广泛的学科交叉来进行学术研究及传播推广。如:立足系统扎实的中医药学理论知识进一步与自然科学学科交叉以探寻出更为契合中医学特色的科研手段,立足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实现与亚健康学科交叉进行中医亚健康学的研究,立足中医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成分实现与文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进行多层次的复杂性科学研究,以及研究符合中医药学科特色的“互联网+”模式的学科推广和发展等。只有实现了广泛的学科交叉、碰撞甚至融汇,才能够使中医药学真正打破固有的传统桎梏而实现突破。(健康报)


  • {dede:global.cfg_webname/}

    手机站

    {dede:global.cfg_webname/}
    微信公众账号
收缩